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乡村振兴

版次:A08  2024年07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记者 尚家起)7月8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学“赓续红色基因,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在谢家集区杨公镇杨公小学举行。

来自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医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以红色精神为主题,向杨公小学学生们开展了一场活泼生动的红色宣讲课。从诠释西柏坡精神开始,大学生们讲述的一个个红色故事,回顾了党的奋斗历程,将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

与此同时,少儿爱国主题手势舞《我和我的祖国》在杨公小学音乐课堂上演,大学生志愿者们口口相教、步步相授,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气氛热烈。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童心向党”小红旗制作比赛正在进行中,悠扬的旋律自音乐课堂中传出,也催促着手工课堂的孩子们加紧制作手中的红旗。

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结合红色主题的同时,也将防灾减灾防溺水科普教育搬进课堂。“不论是防灾减灾还是防溺水,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一堂科普课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以期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安全的假期。”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