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发力

破解停车难 答好“民生卷 ”

版次:02  2024年07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7月15日早上,居住在基地小区的市民刘先生拿着车钥匙来到洞山公园智能立体车库C出口,他在出口旁的智慧屏上输入车牌号码,短暂等待后,他的轿车被平板“机器人”运至眼前,实现快速取车。

刘先生说,他们小区车位紧张,这个立体停车场启用后解决了很多人的大麻烦。据了解,与一般停车场不同,该停车场智能化程度非常高,车开到进出口的“大圆盘”上,驾驶员就可以锁车出门了,其他操作,如停车入位等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这既方便了车主停取车,又提高了车位利用率。

除了智能立体停车库外,刘先生居住的小区及周边,近年来还兴建施划了大量停车泊位,居民的停车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据悉,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安排,市住建局持续扎实推进便民停车行动,重点增加泊位供给、提高泊位利用率、推升智能化水平,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到2025年,我市计划新增8万个停车泊位,其中住宅停车泊位增加6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停车泊位1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增加1万个。

目前,我市停车泊位约28万个,主城区现有机动车保有量约37万辆,存在泊位供给总量不足、路内泊位占比较高等问题。调研显示,我市停车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造成停车缺口较大的主要原因为建筑配建历史欠账较为严重,特别是老城区板块,配建停车泊位存在较大缺额;原有建筑配建指标不高,特别是住宅、商业及办公类建筑,配建标准难以满足需求;配建指标未得到有效执行;城市公共停车场缺乏,规划、建设重视力度不足,公共停车场落地难现象突出。

另外,停车场设置不规范问题仍存在,如门前广场停车场存在产权不清、审批手续不齐等问题;在空间分布上,现有停车资源多分布在城区外围,田家庵区等老城区停车压力较大,淮舜路、学院路、淮河大道、舜耕路围合范围内停车需求占整个城区需求的30%,停车泊位仅占总泊位的23%,停车需求与供应关系区位性差异导致了城市停车供需矛盾快速扩张;门前广场停车泊位停车成本较低,导致多数建筑配建停车场利用率不高,在非购物高峰期间,商业配建停车场停车利用率多数在70%以下;住宅建筑配建地下停车设施闲置现象普遍;停车场投资回收慢,社会资本参与有限,导致建设资金筹集困难,项目推进缓慢。诸多原因导致停车泊位的历史欠账大,满足不了车辆日益增加的需要。

针对这些问题,市住建局对症下药,分析预测2023年至2035年机动车保有量和停车泊位缺口,依托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淮南市城市停车场专项规划(2023—2035)》,合理确定停车场建设规模和布点,优化各类停车泊位比例。

针对城市车辆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我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停车设施“错时开放”,推动1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建筑、576个停车泊位工作日夜间和周末向社会公众开放。在确保车行步行、公交设施空间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布设路内公共停车泊位,鼓励在具备夜间停车条件的道路设置时段性停车泊位,重点弥补医院、学校、商业中心、老旧小区停车需要,在具备条件的道路内设置晚8时至次日晨7时免费夜间绿色停车泊位,错时释放市政道路停车、行车双重功能。

在充分挖潜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寻求新的停车方式,建立城市智慧泊车系统平台,提升停车周转率。目前,公共停车泊位日周转率已从0.7上升至8,半小时内免费停车比例超过70%,有效缓解了临时停车供需矛盾。

为了更好解决停车难问题,我市鼓励社会资本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支持区域统筹、整体打包停车设施资源,发挥规模优势开展社会化合作,统一组织建设运营。计划实施智慧泊车二期项目,在新建停车场时注重同步配套完善商业服务,引入关联业态,推动洞山公园停车楼社会化运营试点先行,探索静态停车、商业配套、充换电一体化运营新模式,形成可复制的成熟经验,延伸覆盖各类政府投资建设的停车资源,实现建设运营可持续,逐步解决停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