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一种奇特而重要的文化现象:南方的荆楚文化与东方的淮夷文化,在淮河流域交汇,从而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淮楚文化。在这里,思想交锋和互补,产生了中国道家、儒家和墨家等;刚毅、“剽疾”的特性,成为中国汉朝、魏朝、明朝的发祥地;睿智而卓绝的能力,古代名相管仲、孙叔敖等在这里崛起。滔滔淮河,话不尽沧桑与辉煌。
淮夷
淮河流域的古老居民被称作淮夷。淮夷的历史极其悠久,淮夷的文化相当发达,淮夷的战斗力极为强悍。
“淮夷”释义
“淮”字构形与读音,显示了古人的创意与智慧。
“淮”字的甲骨文、金文与小篆
《说文》:“淮,水。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从水,隹(zhuī)声。户乖切。”即东汉的南阳郡、平氏县、桐柏大复山。崇山峻岭,潺潺溪流,潜伏30里,汇合南北支流,奔腾不息,呼啸入海。
“隹”是什么?《说文》:“隹,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字,指短尾巴鸟类,如雀、雉、雊、雏等。许慎说“淮”是形声字,应该是形声加会意,即无数的鸟儿在水面上飞翔之意。
“夷”字的甲骨文、金文与小篆
“夷”是何意?《说文》:“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这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夷”字的构形,就是弓和带绳的箭。箭射出去,还可以收回猎物。《说文》的意思有二:平坦,平;指东方之人。
骁勇善战
淮水流域资源丰厚,独具特色。在《尚书·禹贡》中就记载,这里出产磬石、珍珠、美鱼、白绸、桐木、象牙等。在夏、商、周三代,不断发动对“淮夷”的战争,旷日持久,长达1300余年。
夏朝第四代君主“相”,征讨淮夷。《竹书纪年》:“(夏帝相),征淮夷。”
商朝大规模征伐淮夷,发生在商纣王时期,前后达10个月。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考证,商朝大军从“大邑商”出发,“正人方”,“才亳”,“步于淮”。《左传·昭公十一年》中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认为商纣王攻打淮夷,成为商朝灭亡的诱因之一。
源于西方的周朝,数次征讨淮夷。第一次征淮夷,发生在周初。《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
周朝第十代厉王,淮夷打到周都洛邑,大将虢仲征讨,大败而归。《后汉书·东夷列传》:“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
涂山“南音”
淮夷的古老国家是涂山国,在“寿春东北”。《吕氏春秋·音初》中记载:大禹巡视治水之事,途中遇到涂山氏之女,禹没有来得及与她举行婚礼,就到南方巡视去了。涂山氏之女,就让侍女在涂山南边迎候禹。她自己做了一首歌,歌中唱道:“‘候人兮猗’。实为南音之始。”歌中带有“兮”字,这就是古代中国“南音”的开端。周公和召公时曾在那里采风,认为就是“周南”“召南”的起始。
荆、楚
“荆、楚”是什么?为何作为国名?“荆、楚”是指一地吗?“荆”地在何处?历来分歧颇多。
“荆、楚”释义
《说文》:“荆,楚。木也。从艸,刑声。”“荆”是落叶灌木,种类很多,分布广泛,根、茎、叶、花,都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载有“牡荆、紫荆、石荆、栾荆、蔓荆”等多种。此外还有黄荆。《老子》三十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荆”的金文、古文和小篆
楚,《说文》:“丛木,一名荆也。从木,疋(shū)声。”楚,指丛生的矮小灌木。
楚,别名叫荆。《梦溪笔谈·杂志二》:“楚,亦荆木之别名也。”《春秋·庄公十年》杜预注:“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
“楚”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
熊绎国号“荆”
鬻熊的曾孙辈叫熊绎,有功于周成王,受封于丹阳,“国号荆”。《史记·楚世家》:“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尚书·禹贡》中有古代九州之一的“荆州”。孔安国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荆山山脉,在今湖北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楚国的发祥地。《通志·氏族略二》:“鬻熊,为文王师。及成王举文王之劳臣,封其曾孙熊绎居丹阳,国号荆,今江陵枝江是其故地。”“荆氏,芈姓。楚国旧号荆,此未号楚之前受氏也。”
周成王给予熊绎的封号,属于低等级的“子”爵;所居“丹阳”“荆”国,就是一个荆棘环绕的小寨子;地盘只有“周回八里”;被人称作“荆蛮”,备受歧视。
熊赀都“郢”称“楚”
熊绎的后代,“筚路蓝缕,以处草莽”,驾柴车,穿破衣,开疆拓土,艰难创业,楚文王元年(前689年),始建“郢”都,改称为“楚”,逐渐强大起来。《汉书·地理志》“丹阳”班固注:“楚之先熊绎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史记·楚世家》:“(楚)武王卒,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楚亦始大。”《春秋·庄公十年》杜预注:“荆,楚本号,后改为楚。”《通志·氏族略二》:“武王卒,子文王立,始都郢,改号楚,今江陵北旧郢城是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中记载:“纪南城,在荆州江陵县北五十里。”
楚国八百年,始封于“丹阳”(荆),兴盛于“郢”(楚),灭亡于寿春,这就是楚国的悲欢三部曲。
(下转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