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科
时逢“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的三伏时节,我“躲”在凉风习习的空调房里敲着键盘码着字;窗外阵阵蝉鸣,如同一曲气势恢宏的盛夏交响乐,载着我的思绪,“嗖”的一下穿越到孩童时代母亲为我们兄妹“熬”出来的夏日“清凉”世界。
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有限。暑假里,为了让我们兄妹能吃得健康,母亲每天都是在东方刚刚升起第一抹绯红的时候,就已经从自家的菜园子里把顶花带刺的新鲜蔬菜采摘了回来,在我们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就开始有条不紊地为我们烹饪营养早餐。而最让我至今难忘的早餐,莫过于母亲熬的煎茄子汤、煎瓠子汤、煎豆角汤。就拿煎茄子汤来说吧,明明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茄子,却被母亲烹饪得鲜香四溢。现在想来,母亲熬的煎茄子汤之所以让我念念不忘,一是食材新鲜,嫩茄子直接洗净切片,保留了蔬菜最新鲜淳朴的原味;二是技艺精湛,母亲首先会把茄子切成厚薄均匀的茄片,再将用盐码过的茄片挂上面糊,均匀地摊在抹了油的大铁锅里用火慢慢煎至金黄,然后再盛出来,等待烩汤;三是熬制香油,此“香油”非芝麻香油,而是母亲用烧热的菜籽油加入葱姜蒜和八角等佐料熬制的独家秘制“香油”。待到“香油”熬成,母亲会往大铁锅里添上一瓢井水,伴随着 “刺啦”一声脆响,金黄的茄片鱼贯而入,加入食盐,用勺子搅拌均匀,然后迅速在锅边贴上一圈薄薄的面饼,等到草锅盖热气蒸腾之际,就是熬茄子汤闪亮出锅之时。一口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煎茄子汤,一口焦香酥软的贴面馍馍,一天的好心情被瞬间激活。有时候,母亲还会额外准备一些油炸红辣椒或者新捣碎的青椒蒜泥,让我们循序渐进地夹上一点,练练胆气。
记不得多少个炎热的夏季清晨,我们是在母亲别出心裁的乡土美味中醒来,又在遥望母亲扛着锄头匆匆离开的背影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那时,母亲还会隔三差五地熬制形式多样的解暑茶。最让我们期盼的当属母亲熬制的纯中草药冰糖茶了。入伏以后,暑气升腾,人容易中暑、感染红眼病或者痢疾。为此,母亲会依次从房梁上取下吊着的三个纱布口袋,纱布口袋里面分别珍藏着母亲之前洗净、晒干的车前草、蒲公英和金银花。简单的淘洗过后,借助柴火的加持,它们在大铁锅中与甘甜的井水和老冰糖完成了一段甜美的生命之舞。待到厨房里弥漫着草木的醇香,母亲用漏勺小心翼翼地把草药从锅里捞干净,再把熬制好的汤汁盛进大瓦盆里,慢慢放凉。等到中午时分,我们满头大汗地从外面“撒野”回来,这一大盆苦中带甜、甜中带香的土味凉茶就派上大用场喽!
为了让我们兄妹能睡得安稳,母亲每天会熬一大锅艾草水,再撒上几片绿油油的薄荷叶,以供我们晚上洗澡擦汗,驱蚊祛痱。这也算是充满母爱的土味花露水了吧!
孩提时代的物质条件是匮乏的,但因为有了心灵手巧、勤劳智慧的母亲,一切变得多姿多彩,令人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