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成熟的是稻谷 沉淀的是人生

版次:A06  2024年08月0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已经到来。

“立”为开始之意,“秋”字由“禾”与“火”组合而成,表示禾谷成熟,春华秋实。

立秋,是收获的标志,预示着丰收的开始。

此后,夏的炎热将渐渐离去,内心的燥热和不安,也将随秋风慢慢消散。

寒蝉声声中,硕果累累的金秋,携着春天播撒下的种子,挥去夏天流淌下的汗水,迎来万物盈满、欣欣向荣。

在夏尽秋来中 懂得不骄不躁

唐代诗人刘言史有诗云:“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后,暑热将渐渐收敛,树叶渐渐变色。万千焦躁心绪,也将随着舒适凉爽的秋风渐渐平息,复归旷达闲适。

宋代诗人苏辙,一度厌烦炎热的三伏天。

他独自呆在书房中,只觉浑身燥热,纵然沉思半天,奈何心浮气躁,无从下笔。

直到立秋来临,看着门前满目的梧桐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渐渐飘落,他的愁绪渐渐舒展,心旷神怡之际,欣然提笔,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濯肺肝。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内心通透的人自然明白,纵然酷暑难耐,骄阳似火,但爽朗的秋天终究会到来。

到那时,万千愁绪都会在柔和的秋风轻拂下一扫而空,留下一番疏朗天地。

秋高气爽,海阔天空。遇事沉得住气,对人生才会多一分自信,多一些从容,迎来真正的秋收。

在三伏未尽时 学会持之以往

古人将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称为“伏天”,又以十天为一伏,细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如今立秋将至,三伏天已过二伏。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此时若感慨年华老去,独自惆怅而踯躅不前,最是容易错过时机,白白留下遗憾。

古往今来,行百里者半九十。

做人做事,恰如三伏中的末伏,愈是接近尾声,愈应谨小慎微、奋发有为。

纵然已经筋疲力竭,也不要半途而废,继续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方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四季轮转,我们一路走来,重要的不止是满树沉甸甸的果实,更是一路沉甸甸的历练。

在硕果累累中 沉淀成熟品格

林语堂先生在《秋天的况味》中写道:“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

秋风起,蟹脚痒。立秋之后,蟹肥月圆,桂香浮动,稻穗低垂,万物丰盈。

古时,丰收之际人们会举行“秋祭”。用丰厚的祭物,虔诚地祈祷,感谢祖先庇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感恩的季节。

就像成熟的稻穗懂得低头,对于奋斗半生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把春天比作人的少年时期,朝气蓬勃,蓄势待发;夏天则是正值青年,横冲直撞,无所畏惧;只有到了秋天,到了中年,焦躁的心才会慢慢收敛。

不再是鲜衣怒马,年少气盛,企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是渐渐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唯有默默耕耘,静静等候,才有可能收获希望的金秋。

然而,硕果再多,到了冬天,终究是一片白茫茫大地。因此,不能得意时忘乎所以,失意时自惭形秽,而要始终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立秋,成熟的是稻谷,沉淀的是人生。

暑去凉来,秋天不远。立秋,收起暑中那疯长的膨胀心,让自己沉淀一份从容沉稳、丰盈内敛的品质。如此,才能在渐渐清凉的岁月里安享闲适。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