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农历十五、十六、十七),如《说文》所说“日食则朔,月食则望”。中国早在西汉时就有明确的官方史书开始记录月食。作为古代天文学最为发达、记录最为完整的国家,我们在记录月食时还会记录宿度,也就是月食发生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中国古代对月食的研究十分深刻。这就不得不提到伟大的古代天文学家刘洪。他第一次从各个方面提出了精确的月球运动理论,解决了大量关于月球运动的难题,奠定了中国“月球运动”学说的基础,使历法进一步走向精密。可以说,只要天上的月亮圆缺不已,照耀大地,刘洪的功绩就永远不应被人忘记。
刘洪大约出生于东汉永建四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后世尊为“算圣”。
刘洪撰成的《乾象历》一书,是人类传世的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的历法。在刘洪之前的100多年,已有学者(如李梵、苏统)发现月亮的运动有时快有时慢,而且最快点的位置捉摸不定。现在我们知道,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月亮过近地点时走得最快、过远地点时走得最慢。刘洪通过多年观测记录的数据分析出,在月亮运行的一个周期里,这个“最快点”是相对稳定的。刘洪通过长期测量得出,月亮从“最快点”走到下一个“最快点”要用27.55476日(现在称作“近点月”),他求出的这一数值和现在的测值27.55455日相差甚微。从此,中国人真正确认了月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 沈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