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曾说:“人不是苟死苟生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骄傲,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重和独具爱恋为骄傲的。”生活中常有人感叹活得太累,烦心事太多。其实,真正让我们心累的不是生活或事物本身,而是“舍”不下的太多。水的澄澈,不是因为没有杂质,而是在于能够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烦恼,而是在于懂得取舍。
通透的人生,实际上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懂得在“舍”与“得”之间寻求生活的从容,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做一个豁达智慧的人。
1
取益舍损,择善交友
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自全。”
在漫长的岁月中,朋友对我们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朋友能够给予我们强烈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我们的生命增添许多美好。
北宋时期,有位老者名为王质,他十分仰慕范仲淹的才华。经人引荐,王质与范仲淹成了至交。
后来,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朝廷,被贬颍州。平时交好的官员怕受到牵连,都唯恐避之不及。
只有王质拖着病体,为范仲淹饯行。
有位大臣责问王质:“您是个忠厚长者,为什么要跟范仲淹来往?”王质回答说:“他是天下贤者!我怎么能跟他比?如果我能够成为范公的友人,那是您对我的厚赐了。”
即便身处逆境,也能坚定地站在我们身后,成为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朋友,实为人生财富。
曾国藩曾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与益友同行,如同与良师相伴。一份真挚的情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时光荏苒,迎来送往的人有很多,择良友而交,可以提高人生的质量。
2
取愚舍精,难得糊涂
曹雪芹曾这样描述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每一个人。
聪明过了头,凡事过于较真,只会增添心理负担,让自己变得心事重重,郁郁寡欢。
晋代名士裴遐痴迷于下棋。有一次,他受邀到东平将军周馥的家中做客。周馥设酒宴款待他,还邀军中司马一同参加。
裴遐因专注地研究棋局,而忽视了司马递过来的酒。司马觉得裴遐故意怠慢了他,顺手推了裴遐一下。
裴遐一不注意,摔倒在地。在座的众人吓了一跳,以为裴遐会大发雷霆。而裴遐只是慢条斯理站起身来,拍了拍衣上尘土,继续与人下棋。
后来友人问裴遐:“你受到羞辱,为什么还能镇定自如、平静如常呢?”
裴遐漫不经心地回答:“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有时候,难得糊涂才是上道。”
糊涂,不是无底线地迁就和忍让,而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智慧。为了一句无心之语,就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只会让自己陷入情绪内耗,无法感受真正的快乐。
《增广贤文》中写道:“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世事本就纷繁复杂,有些事必须是非确凿,泾渭分明;而有些事却需佯装不见,刻意不睬。
用糊涂装饰生命,身心才能保持健康;用糊涂点缀人生,内心才能变得柔和。
取愚舍精,才能让生活得以恬静,心灵得以安宁。
3
取缺舍圆,放下执念
人人都渴求能拥有圆满的人生。然而,月有阴晴圆缺,春花开罢即谢,四时运转不息,都不曾为任何美好的瞬间停留。
求而不得,往往也是人生的常态。
古时候,有个热爱收藏弓箭的人得到了一张用檀木制成的良弓,不仅做工精美,而且射得又远又准。此人将其视为珍宝,爱不释手,每日都拿在手中把玩。但他总觉得此弓美中不足:略显笨重且外观也没什么特色。
于是,他找来一位精通雕刻艺术的朋友,请他在弓背上雕刻一幅行猎图。
雕刻好后,爱弓者非常满意,觉得现在这把弓才算完美,于是一边欣赏一边拉弓,只听“咔”的一声,弓杆断裂了。
很多时候,人们不会因为拥有完美而感到幸福,恰恰会因此而失去原本的美好。
事事苛求圆满,对拥有的一切诸多挑剔,只会让人笼罩在愤懑不平的情绪中。
人生的缺憾,往往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更丰富的想象和更美好的期待。坦然接受生命中的缺憾,人们才会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真正圆满的人生不是拥有一切,而是在人生的不圆满中学会珍惜所拥有的,释怀不圆满的。
交友取益舍损,互相成就,才能不负相遇;遇事取愚舍精,看淡世事,才能自在度日;人生取缺舍圆,放下执念,才能顺遂安然。
愿每个人都能拥有豁达的心态,懂得取舍,享受当下的快乐。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