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动物的理由》读来有趣得很。有趣从何而来?从作者笔下以动物为核心的诸多点滴片段而来。
公鸡“糖三角”专挑穿衣不怎么讲究的老太太,追着啄人家的脚后跟;家中鹦鹉飞着、蜥蜴跑着,如同动物园一样;出差在外时,她通过摄像头和家里的鸟儿们聊天,回家后看到它们守在摄像头边睡觉;灰喜鹊把它认为好吃的食物全塞给她;为了躲避麻雀“灰球”,全家人不敢当着它的面吃饭,于是它学会悬停,在吃饭者面前来回飞;只要大公鸡“王大花”在,小区里的猫哪怕已把脸凑到食物上了,也会在它犀利的眼神中默默退后……
有趣的背后,伫立着情感。有了它,才有包容与理解、耐心与细心,才有不遗余力、竭尽所能的保护,才有一次次、一遍遍尊重其天性的乐观其成。这是源于平等意识的尊重。见到动物园里瘦得皮包骨的雄狮,作者的心会痛哭;捡到幼隼,几经辗转联系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人员后才心中踏实;鹦鹉在床上摆满它平时珍藏的各种食物时,她感知它正在表达一份爱;苦等三日,终于为三个鸟蛋等来朱颈斑鸠的妈妈,她对着大树开心地笑了半天。
《我陪雨燕长大》这一篇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写道:“家里加热垫、软毛巾、垫纸、人工鸟巢、鹦鹉奶粉、昆虫粉、面包虫……一应俱全,这些全是为了让那些从高空掉下来的小家伙能尽早恢复飞翔能力,重返蓝天。”每次雨后,外出寻找掉落的鸟儿,成为她的习惯,这个习惯让她遇到这只小雨燕。十五天里,两个小时喂食一次、照顾一次,十五天过去了,小雨燕会叫也会飞了,分别的时候也快要到了。怕小雨燕赶不上迁徙的大部队,她伤心落泪。转念一想,不如付诸行动,于是踩着自行车往郊外奔去,要追上这城市最后的雨燕群。当找到收尾的队伍时,小家伙还在睡着,她再一次掉下眼泪。小雨燕瞬间感受到了什么,一飞冲天,融入同伴中。忽然,它又从天上折返,缓缓围着她盘旋,一边飞翔一边打量她。临走前,它留下一坨屎作为最后的礼物。“它挂在我的胸口上,那颜色特别健康!”人与鸟的故事竟可以如此感人,真实的描写带来最深的感动,无需多余的虚构。
书里,有年少时光的追溯,那时作者是懵懂的孩童;有文图并茂的当下刻画,此时作者已是母亲的角色。时光会流逝,青春会过去,对动物的爱不仅不会褪色,反而会随着与动物的交集越来越多,越发浓烈、深厚。
爱意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与小动物们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中生发出来的。“我从小到现在接触过非常多的动物。万物有灵,哪怕它是一只蛤蟆、一只面包虫,你都会发现造物者的伟大,发现生命之美。我们需要尊重每一个生命,我们是平等的。”在嘈杂、功利的现代社会,这份爱意摆脱世俗功利,直指澄明的内心境界。
我记得书中的许多话,那些她早已和动物建立深刻关联、同呼吸共生活的话,是极其重要的精神启发。她说:“和动物对话,看见生命里最纯净的坦然,不需要宠溺与依赖。”她说:“它们的努力其实是在治愈我。”她说:“它们纯净的眼神,就像一张滤网,淘汰掉人类的傲慢和贪婪。”她说:“观鸟吧,保证你会和惊喜不期而遇。”她说:“城市里的人太多了,心想要安静,需要跟土地和动物打交道。”
《爱上动物的理由》并不专为儿童而写,而是可以为成年人带来启发的作品,兼有文学与科学的双重属性。爱上动物的理由千千万万,只要让其中任意一个在心中扎根,就已足够。爱上动物不是多么高深遥远的情感,只需在某个时刻伸出一只有力的手、投出一个柔软的眼神。阅读此书的读者,定会被引领着,在日常生活中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