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雷军AI配音,别只当乐子看

版次:08  2024年10月12日

近日,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大量“雷军AI配音”的恶搞视频。在视频中,“雷军”锐评了堵车等热门话题,其中还有一些不雅谩骂。除了吐槽外,视频里的“雷军”还称要投资某某大学。这些视频中AI的声音、语气都很像雷军,甚至还有雷军的“出镜”。据悉,这些发言和雷军本人并无关系,而是AI配音所成。目前,相关短视频已被平台下架。

不少网友都把此事当成一种玩梗与恶搞,所产生的反应也都是对雷军开玩笑式的调侃。“雷总,最近你怎么在骂人”“每次都是开屏暴击”……对于评论区这样的留言,雷军回复了三个愤怒表情。雷军没想到,他会因为虚假的AI配音意外“火”一把。

网友没把假的当真的,当然是好事,但这还不够,还要提醒下广大网友:这事别只当个乐子看。这些恶搞视频,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用了雷军的视频与声音进行编辑合成,而且合成的内容还有一部分具有辱骂和诽谤性质。这样的内容即使再可乐、再好玩,也改变不了其侵犯当事人肖像权、名誉权等正当权益的本质问题,是赤裸裸的违法行径。

当虚假的AI配音不可控,今天是雷军,明天就可能是你我,每个人都有被侵害的风险。今天我们调侃雷军,可当明天我们身陷其中时,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近几年,生成式AI发展之快远超想象。AI图片、视频与音频从“一眼假”“一听假”逐渐发展到了“真假难辨”“以假乱真”的程度,具备一定的蒙蔽性、欺骗性和误导性,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用于造谣、诽谤与诈骗以及其他不法行径,就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困扰。

这并不是夸张之语,通过AI换脸拟声,进而诈骗成功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还有人利用AI技术恶意拼接他人照片,使用AI软件配侮辱诋毁性言论和音乐,并通过短视频平台散布传播。

AI生成的假视频、假录音,可能只需要一个软件,花费几秒钟时间,造假成本可谓极低。若要扭转这一情况,必须要把生成式AI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使其可管控、守规矩,存在于道德伦理可接受的范围内。

前不久,国家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且不得恶意删除、篡改、隐匿标识。规范生成式AI内容,这只是一个开始。

王彬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