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卡》:双向奔赴的温暖

版次:A06  2024年10月21日

《莱卡》是作家俞胜的中篇小说合集,其中的一篇叫作《莱卡》,合集以此命名,想来此篇在作者心中是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和地位。

在新书发布会上,俞胜讲述了自己的过往经历,以及写作过程、心得。再读《莱卡》时,回想起他当时的讲述便多了一层更深的理解。

《莱卡》这部小说集里的每一篇故事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现实的影子,但又不止于此。其中一篇《郭秀的婚事》故事的背景涉及到了煤矿,关于煤矿是作者不熟悉的,那么这时就需要虚构能力,但这种虚构能力也是要做功课的。在写一个不了解的东西时,要在平时做好积累,从影视、文字等各方面进行学习和了解。这是作者俞胜在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时所说的。而阅读带给我的直观感受是,作者一定是到过煤矿进行过了解和观察的,关于煤矿的生产流程、工人工作情况甚至煤矿工人的生活现状、内心所想,在小说中均有描写,我想这就是他所提到的虚构能力的功课,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必备的基础和能力。

《莱卡》是一篇极具温情的小说,莱卡是小说里一只狗的名字,莱卡作为动物意象的存在,承载和承托起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走向和人物内心的隐秘情感。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在哈尔滨122厂当技术员的父亲和苏联援华专家叶琳娜相遇了。然而,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厂领导的阻挠,爱情的花朵只能秘密开放。到了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叶琳娜被迫回到苏联,自此,二人终生未见。

戛然而止的爱情给父亲造成了重大的精神打击,工作上错误频出,最后选择离开哈尔滨来到了中苏界河乌苏里江边,成为一家林场的技术员。莱卡和大壮是父亲和叶琳娜在哈尔滨时养的狗,在乌苏里江开封前绵长的冬日里,它们总会消失几天,而父亲也会每日到江边的东山山顶枯坐,久久凝望冰面和对岸。

多年后,莱卡死了,大壮也死了,父亲的生命也跟着开始慢慢枯萎,直至去世。

叙述者“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却在心里欣赏和仰慕着有文化的父亲,她用她的爱包容着父亲,她用她的包容践行着她的爱。虽然对母亲的描写并不多,但足以让读者体会到母亲内心的感情。父亲一生不曾放下叶琳娜,而母亲也在内心一直追随着父亲。父亲去世后,叶琳娜成了“我”的念想,也成了母亲的念想,在母亲的嘱托下,“我”来到了江对面的利涅戈尔斯克,当年的空气发动机工程师叶琳娜没有回莫斯科,而是选择在与父亲一江之隔的苏联远东小城生活。“我”没有见到叶琳娜,她和父亲一样去了天堂,留下了与父亲多年来由莱卡和大壮传送的书信。当“我”通过军事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东山山顶的一刻,仿若看到了一场关于时空的对话,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和曾经的父亲。

一份延续一生的感情,也连接起了父子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真诚地为情付出,都带着人性的光环,展现着人性的魅力。

在这个自我而现实的当下,这样一生的长情还存在吗?这样的感情是不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人?衡量利弊的现代人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这也是小说的意义所在吧,是作者留给每个人的思考。

小说通篇语言优美,文字细腻,有着大量散文化的行文,对乌苏里江中苏两岸的自然风景有着大量描绘,如诗的语言把一幅真实而唯美的乌苏里江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也为故事烘托出暖色调的背景,勾连起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涟漪。

作者本人曾在辽宁上学、工作前后达十几年,东北大地对于他来说就是第二故乡,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有他的汗水和泪水,在他心里是一份不一样的存在。

《莱卡》整部小说集有着成熟的语言和作者自身的语言特色,展现了人物微妙的生活,微妙的人物关系,这种展现本身就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他把现实与虚构完美连接,像个匠人般把故事、景物、只言片语等等材料搭建,用散文化的语言和文字、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向读者呈现出一个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作品,渗透着作者的心血和他想要表达和传递的一份思考和人文关怀。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