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之美在山水,山水独秀在漓江。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任林举的长篇报告文学《江如练》,堪称一部行走的“漓江故事”。他用脚步丈量漓江两岸风景,用田野调查深入历史肌理,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围绕30余个村落、洲岛的生态环保攻坚战展开书写。与此同时,重点讲述60余位美丽中国建设者投身生态建设或转型发展的心路历程,多元诠释“世界的漓江,人文的漓江”人文内涵,读来发人省思,是一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用心之作。
全书共分五部,分别是“江源序曲”“灵渠之灵”“山重水复”“各行其道”“漓水人家”,既可独立成章,又能有机串联。仔细品读,书中巧妙设置两条主线:一条是始于漓江源头猫儿山的空间主线,经兴安、临桂、桂林、兴坪、阳朔,一直到漓江尾部平乐;另一条是起始于《山海经》的时间主线,经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一直延伸到当下。两条主线错综交织,相互补充,将漓江流域的经典风景线“一网打尽”,深入挖掘事件、人物及百姓故事,用细腻而灵动的笔触铺展出一幅生态文明与人物命运交织的“千里江山图”。
对作者来说,谋篇布局、修辞隐喻需要丰富的储备、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洞见,更重要的,还有对宏大题材的驾驭能力。用著名评论家李敬泽的话说:“在总体性的书写策略中,江河、山川、大地和大地上的人民,整个大地上的人类活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与其说作者用心用情为漓江“立传”,毋宁视作一个人与美丽漓江的深情对话,把心灵深处的精神血脉和盘托出,抵达文化上的圆满之境。
这是一本“具体而微”又富有内涵的心灵之书。再宏大的叙事也需要细节编织,再斑斓的景观也离不开“微尘众”的平民视角。作者笔下的景与物,都是有呼吸、会说话、有生命力的机体,大到江河流淌、人物悲欢,小到柴米油盐、聚散离合,都弥漫着浓浓烟火气,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开篇即提挈全书,点睛灵魂:“只因这一脉滋养生命的灵秀之水,便有树发生,有草滋长,有庄稼、果木和竹子,青青翠翠拔地而起,有山,长成了竹笋般峭拔挺立的峰林、峰丛。于是乎,也有了山水之间热火朝天的民生。”
报告文学,看似不难入手,却很难出彩。其中遵循一个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前者属于“规定动作”,后者属于“自由体操”,后者的分寸把握和想象空间,几乎决定着作品的成败。作为报告文学的“轻骑兵”,任林举对生态环保题材驾轻就熟,已经出版了《虎啸》《躬身》等,《江如练》的独特之处在于圆形人物的心理刻画与精神蝶变,映照出大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巨变和成果。
这还是一部拥有意涵丰富的历史之书。好的文学作品拥有为历史存照的功用。从现实分析,作品不避利益博弈、发展短板、转型阵痛,全面展现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安全、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以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作者摒弃了“高大全”“脸谱化”叙事,以文学的方式书写一部生态保护的传记史和漓江人民的生活史。
从文学角度审视,作者用散文写法临摹自然长卷,没有史料堆砌,没有人云亦云,风格清新,颇有电影的镜头感,诸如“一江青翠的山形云影化作了满江细碎的金子”的描写俯拾即是,醉人心田。比如,人类如何经受自然的恩典,他以村民潘奇全发现了命运之神的暗示为切入点:“难道这么美丽的山水,竟会是让人受穷的吗?他觉得命运之神肯定不会做这种反逻辑的安排,一定是愚钝的人类没有参透他的美意,不懂如何接受自然的恩赐,才会守着金山银山受苦受穷。”这是借主人公隔空抛出的“自然之问”,何尝不是与每个生命息息相关的“灵魂之问”?再比如,借拍鸟人唐斌的亲历亲闻,折射漓江白鹭、珍稀鸟类中华大草莺的生存变迁,引出“自然的声音人类应该如何倾听和破译”的深刻思考。
毫无疑问,作者以生态环保切入,把人、景、物,放在人文视域下进行平等观照,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写的“人”的“灵魂拷问”——“万物、百业都要互补、互动、相互效力、和谐共生。”这句话乃是全书的精神重心。作者用诗性语言记叙漓江之美,让澄澈之境进驻众生心灵,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一船一歌,都摇曳出别样的神韵,保护漓江与漓江之变构成了人类现实生存的镜鉴,带来的警示意义和文化自觉不言而喻。 钟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