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和妻子回老家探亲,在返回的等车间隙,妻子让我帮忙采一丛岩石上的蕨类植物带回家。岩石上的蕨草,颜色暗淡,干巴巴的,依附在红褐色的岩石上,没有一点生命迹象。妻子执意,我就连土一起采了四小块,乘火车带到城里的家。
妻子回家就开始张罗,把它与盆竹栽在一起。我打下手,干涩的蕨草让我产生怀疑:它还能活吗?妻子只是听,手始终没停,一会儿就栽完了。她舀了一瓢水,慢慢地浇在栽好的蕨草根部。她自信地说:“它还活着,会让你们有惊喜的。”
我把一株蕨草单独栽在一个托盘内,浇了水,放在一边。我想:一丛干巴巴的植物,叶片手一碰都会掉落,会给我们什么惊喜?
第五天清晨,儿子在客厅大叫:“爸爸,蕨草真的活了,真的活了。”我和妻子来到了花盆前。托盘单独栽植的那一株,没有添土,细细的根须浸润在水中,自由地舒展着,犹如白色的胡须。叶身褐色中带着绿色,显出极强的生命迹象。
而盆竹内的那几株,叶片舒展,摸上去柔柔的,润润的,褐色渐渐地在消褪,有了活力,给人一种无限的希望。这个不起眼的植物让我心生敬意。妻子指着蕨草说:“它常年生长在家乡的岩石上,用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土粒,与岩石结成一体。它生长得很缓慢,虽然显得卑微,但是却很坚强。”妻子细心而带有感情的解读,让我心生感慨,开始对蕨草有了一点点喜欢。
但没过几日,我独栽的那株却失去了起先鲜嫩泛绿的姿色,有点发灰。反而盆竹内的叶片更加舒展,直挺挺的,很有生机。我有点纳闷。
晚饭时,关于蕨草的蜕变我们展开了争论。妻子说:“它们是同一种植物,但是境遇不同。”“有什么不同?”我不解。“一株生活在水中,就像生活在富足的家庭中,被浓烈的爱包围着。而另一些生活在泥土中,是接地气的,它得到的是徐徐的、慢慢的爱的滋养。”妻子盯着我说。“被爱包围是一种幸福。它才有理由生长得更好,更应该有一种美好的姿态。”我据理力争。“这难道不是一种溺爱吗?”妻子的话点醒了我。
第二天,我悄悄地把那株独苗蕨草移栽到了盆竹内,让它回归到了泥土中。没过几日,那株蕨草渐渐地绿了,恢复了生气。
确实,生命需要充足营养,但成长也是一种渐变过程,“拔苗助长”只能破坏它的内在成长机制,摧毁美好的生命。一株植物的生长如此,人生诸多事不也如此么? 来源:中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