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1月6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我市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应对措施。
据介绍,气象部门预测这个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左右,季内冷暖起伏明显,冷空气次数偏多,有1~2次寒潮影响我市;最低气温-10℃~-8℃;雨雪量较常年偏多,雨雪量阶段性变化明显,有明显的低温雨雪天气。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全力做好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日前,我市提前印发《关于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围绕应急准备、隐患排查、民生保障、信息报送4个方面,对31家市有关单位及各个县区承担的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同时对住建、交通、城管、高速淮南管理处等单位“点对点”印发工作提示函,及早部署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厘清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
我市配强物资装备,已通过提前采购、协议储备等形式落实铲冰除雪设备579台、融雪剂和工业盐3192.45吨,明确装备物资责任人员、联系方式,确保一旦降温,立即投入使用。另外,我市还争取了中央救灾资金165万元,采购了车载式雪铲、车载式雪刷、车载式撒盐机、车载式自带动力型撒盐机、工业盐融雪剂等装备物资。市县两级共存储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7.87万件,印发《淮南市市级前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建成67个乡镇级应急物资储备点,针对雨雪冰冻灾情发展,快速调拨发放款物,及时开展救灾救助,并与淮河能源、东辰集团等公司协议保障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
我市聚焦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重点领域及大跨度建筑物、场馆、工棚、危旧房屋、简易构筑物等重点部位,全面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派出工作组赴29个重点乡镇(街道)督导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并要求各县区、供水供气等公司及时公布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针对群众反映的供水供电供气及通信等民生领域重点问题,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同时,我市还对全市各县区冬季物资及车辆准备情况开展督查检查,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已向县区政府(管委会)印发工作提示函,督促落实整改。
据了解,我市目前已组建高速淮南管理处、公安交通、城管、住建等多支抢险队伍,沿线分布式储备融雪剂、多台多功能除雪撒布车,并已巡查临水临崖、急弯陡坡、桥梁、供电供水水管网等重点部位,一旦雨雪冰冻发生时,各支应急队伍将第一时间进入迎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