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为幕 爱心织梦

照亮大凉山孩子的未来路

版次:A08  2025年02月21日

本报讯(记者 李严)在繁华都市之外,大凉山上,有一群孩子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求学。近日,一场充满爱意的捐赠行动,为他们送去了急需的文具,也送去了温暖与希望。

“天!990件……是谁寄的能跟我说一下吗?”2月17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两河口镇斯果觉村支教的志愿者宝妹,在朋友圈发出这样一则寻找捐赠爱心人士的信息。

故事要从春节前说起,淮南市红十字刘富东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富东,偶然从朋友转发的信息中,知晓了大凉山区孩子们面临缺乏衣物等困境。刘富东迅速行动,在自己的服务队内发起捐赠活动。一时间,队员们纷纷响应,冬衣、大米、食用油以及糖果等物资迅速筹集到位。不仅如此,刘富东还自掏腰包,精心准备了120个装有共计2400元压岁钱的新年红包。春节前夕,他出资近3000元邮寄费,将这批价值约15000元的捐赠物品寄往学校。当孩子们收到来自淮南的爱心礼物时,他们满心欢喜,通过老师的手机视频,向淮南的红十字志愿者们表达诚挚的感谢。

春节过后,刘富东又听闻当地有79名住校的山区孩子,因气温骤降,难以抵御寒冷。他毫不犹豫地拿出8000元,为孩子们购置了棉被和元宵,为孩子们送去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关怀。近日,市红十字会再次在群内发起募捐衣物活动,目前,这一批捐赠物资也即将踏上送往大凉山的路途。

在大凉山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位令人敬佩的支教老师宝妹。宝妹本是一位幼师,上学时便跟随父母走出了大山,后来在喜德县城生活成家,在县城幼儿园有着安稳的工作。一次偶然走进山里,她看到几十个孩子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渴望知识的眼神,内心深受触动。不顾丈夫和父母的反对,宝妹毅然辞去县城幼儿园的工作,走进大山,来到斯果觉村开启支教生涯。

在斯果觉村,宝妹和一位数学老师挑起了全校一至五年级所有课程的重担。山上条件异常艰苦,由于无法种田,孩子们的主食只有土豆。中午,宝妹和孩子们一起在学校简单地吃些烧土豆;晚上,她借住在山里数学老师家中,只有周末才能回到县城陪伴自己的孩子。就这样,宝妹在山里一待就是十一年,从最初一个月200元的微薄工资,到如今一个月1300元的收入,始终坚守如初。

宝妹的坚守和孩子们的艰难求学状况,经传播后深深打动了淮南的一位市民。这位市民默默地给斯果觉村小学的67名孩子们寄去了笔袋、本子、水笔、橡皮等990件文具。在与宝妹取得联系后,得知孩子们还缺少书包,她又毫不犹豫地购买了67个书包寄出。

从淮南到凉山,距离虽远,但爱从未缺席,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们的善举、宝妹的无私奉献以及淮南市民的爱心捐赠,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了大凉山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让这份跨越山海的爱,在人们心间不断传递、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