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助到教育全覆盖

民生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版次:02  2025年03月03日

本报讯(记者 孙鸿)日前,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4年,市委、市政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投入财政资金41.3亿元,高质量推进50项民生实事,在基本生活保障、公共服务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民生温度。

强化机制保障,民生工程高效推进。为夯实民生工作基础,我市制定《2024年实施50项民生实事落实方案》及配套宣传方案,建立市民生办牵头、多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全年召开8次民生实事专题调度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凤台县天悦托育服务中心、寿县北过驿巷片区改造等重点项目,通过月调度通报、问题清单督办、引入省政协监督员督导等方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等工程落地见效。

兜牢民生底线,精准帮扶惠及困难群体。在民生兜底保障方面,全年累计为144万人次低保、特困人员发放救助金8.4亿元。向4.21万困难残疾人、3.98万重度残疾人,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8423.6万元。医疗保障实现精准覆盖,资助21.24万低收入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以上。教育公平持续强化,全年发放助学金9288万元,惠及困难学生7.9万人次。

破解治理难题,城市功能提质升级。针对城市治理痛点,全市新增停车泊位2.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4362个,建成公共充电桩1600个,有效缓解“停车难”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通过系列务实举措,群众关切的托育服务、片区改造、环境治理等“关键小事”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