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开满了云朵

版次:A05  2025年03月19日

张文美

周日,暖意融融,我带女儿去爬山踏青。在山腰处仰望天空,一棵棵桉树直插云霄,烟雾缭绕,仿佛被树梢挂住一样,丝丝缠绵。

我想起一联诗:“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于是,我对女儿说:“这些树呀,把洁白的云朵刺破了”,想用童话的语言形容树之高、云之近。女儿深思了一下,弱弱地问我:“爸爸,你说,白云被树枝刺破了,她会疼吗?上星期我的手被铅笔刺破,痛得我都哭了。”女儿刺破手的事我听她的老师说过。因与同学玩耍,不小心手面被铅笔扎了一下,其实并无大碍,但女儿还是痛得流下了眼泪。今天,在女儿眼中,这么美好飘渺的云朵,被挺拔的树枝刺破,也一定很疼。

我顿时发觉我用的“刺”字不好,触痛了女儿的回忆,赶忙拉起她的小手说:“女儿,爸爸用词不恰当,那应该怎么描述眼前的景象呢?”女儿仰起小脸对我说:“树上开满了云朵。”

树上开满了云朵,真是妙啊,在女儿看来,云朵是树上盛开的繁花。她校正了我生硬的眼光,把云和树从我认为的对立面拉回到同根同源的统一体。这么美妙的云烟,树怎么舍得去“刺”呢?这么挺拔伟岸的树,怎么可能有刺伤别人的恶意呢?云朵如花,树若花茎,它们都被春天深爱着。

仔细想想,云与树的关系非常密切啊。从科学角度来说,树木释放的气态碳氢化合物是云形成的主要因素,树林容易形成比较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容易产生云雾和雨滴。反过来,云雾和雨滴滋润树木的生长,为其提供必要的水分。因此,云与树形成了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云与树如此亲密,让我又想到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将定居渭北的自己比喻成树,将游历四海的李白比作天马行空的云,用树与云表达对李白深切的牵挂与思念。后来,“暮云春树”成为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形容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诗人效仿李白,用“嵩云秦树”表达对故交情谊的感念,情深意切,感人肺腑。

在山的另一边,我看到果农们栽种的桃树李树花开正盛,犹如刘禹锡笔下的“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我对女儿说:“你看,那片桃李,开出了璀璨的云霞。”

女儿笑了,张开双臂,想挽留住袅袅的云雾,要拥抱这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