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查嘉琪 摄影报道)在乡村振兴进程里,乡风文明是关键一环,为乡村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八公山区聚焦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直面乡村陈规陋习,将“积分制+村规民约”融合,蹚出乡村治理与文明建设的特色之路。
积分赋能,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该区以“小积分”为有力杠杆,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积分涵盖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家庭美德等方面,村民的每一次文明行为都能化作积分,这让他们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党员志愿者走村入户,以拉家常的方式讲解积分规则与移风易俗理念,引导村民挣积分、比贡献。
在积分激励下,村民热情高涨,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投身村庄绿化美化。如今,乡村治理不再是政府唱“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已然成型。
村规聚力,引领乡村文明新风
村规民约是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八公山区健全“一约四会”制度,把移风易俗、文明办婚丧嫁娶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融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议事规则,构建有效乡村治理体系。
实际执行时,村民议事会收集移风易俗意见并完善村规;道德评议会褒奖文明、批评不文明,树立道德导向;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婚丧事宜,杜绝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在村规民约引导下,村民自我管理等意识增强,主动摒弃陋习,文明之花处处盛开。
德治润心,厚植乡村文明底蕴
积分制与村规民约的推行,不仅改变了村民行为,更滋养其心灵。村里风气一新,乱占乱建、大操大办等现象大幅减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它事不办”成村民共识。
村民日常互帮互助,邻里关系更融洽。村里常组织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发村民崇德向善热情。
八公山区“积分+村规”的创新实践,开辟了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与治理经验。下一步,该区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让文明之风助力乡村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
图为村民用积分兑换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