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南门小学 四(15)班 陈姝伊
沈阳,这座东北的美丽城市,很难让人想象94年前它是怎样一幅景象。倘若没有残历碑上铭刻的文字,没有“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无声的控诉,我实在不愿去回顾那段悲惨的历史。
博物馆门口,一座巨大的残历碑将时间永远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残历碑高18米、宽30米、厚11米,巨大的石雕台历上布满千疮百孔的弹痕,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惨痛。残历碑旁,一座青铜钟上“勿忘国耻”四个大字庄严肃穆。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雕刻的白色山体和黑色大理石地面。白色象征长白山,黑色代表黑龙江。1931年9月18日晚10时,日军炸毁柳条湖南满铁路,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悍然进攻中国东北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柳条湖事件”,也就是“九·一八事变”。此后的14年间,日军的侵华战争愈发疯狂,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累累罪行。
在涌动的人潮中,我走过一个个展厅。当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陈列在眼前,当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战士遗照出现在面前,我的内心愤怒不已。94年过去了,那段血淋淋的历史并未远去,时刻警示着后人。这段历史,让我看清了日军的残忍,也让我深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必须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