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记者 张明星 廖凌云 摄影报道)3月26日,我市迎来了文化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当天上午,淮南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社会高度关注、全市热切期盼的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武王墩墓作为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创造了我国考古史上的多项第一,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出土的1万1千多件珍贵文物填补了楚文化诸多领域研究空白。建设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既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大行动,也是深化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将为我们打开一扇触摸历史、对话文明之门,拓展一条文旅融合、转型升级之路,必将成为“楚风汉韵 山水之城”的亮丽新名片。
本报讯(记者 付莉荣 摄影报道)“我们在实地开展文物调查时,需先向群众了解文物情况,随后进行文物登记、定位、拍照、绘制平面图等,再录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综合管理系统,为下一步文物保护利用打好基础。”3月25日,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市住建局深入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文物遗存现场甄别、登记工作,扎实推进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市文物普查队负责人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详细介绍了调查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