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廖凌云
“马上快到‘五一’假期了,周六晚上我们约着去吃夜宵吧!”“不了,我刚报名上夜校,大通区青年夜校这期课程是宋朝点茶文化,我很感兴趣!”4月22日周一,汪蒙拒绝了朋友的邀请,安排好了周六晚上的活动——上夜校。4月26日18时整,大通区共青团第三期青年夜校将上线“点茶品茗”课程,邀请宋韵点茶文化传播者介绍“茶的历史与作用”“茶的内涵与健康”“茶的储存方式、茶的冲泡方式”等中国茶文化。
万 翔
青年夜校,曾呼唤着无数求知若渴的青年男女利用夜晚时间聚集一堂,学习“充电”,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增长能力,结交朋友,互勉互助,憧憬理想。而今,这一现象在新时代青年群体中重新上演,成为岁月流金的新声、似曾相识的热点、抒发理想的星火。
近日,我市青年夜校开课,吸引着勤奋好学而有理想的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重温灯下钻研、雕刻梦想的时光。第一堂课非遗技艺手工皮具的制作,引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他们跟随非遗项目传承人学习,不仅了解非遗项目历史文化简介,而且学习创意搭配、粘合、整型、配色、组装五金等手工技巧。大家认真听课,边学边问,亲手将一块块皮料变成一个个精致可爱的皮具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