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读完这部作品,沉思良久。
老实说,我没想到这本书写了这样一个故事。6岁的女孩小恩因病去了天堂,临走前留下了一对眼角膜。7岁的女孩一朵在3岁时发高烧,烧坏了眼睛,从此不见天日。幸运的是,一朵获得了小恩的眼角膜捐赠,3个月后,拆除纱布,她又可以重见光明了。整个故事就发生在一朵做完眼角膜移植手术后的7天之内,请注意是7天之内。也就是说这7天,去了天堂的小恩和做完手术的一朵,都是看不见东西的。她们的故事是在看不见的世界中完成的。
在家里读书与去书店读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会。家里的书毕竟有限,常有匮乏之感,且因属于自己,潜意识里便有些怠慢。去书店读书则如进入大观园,入眼的皆似美玉珠宝,将中意的买回家细细品读,颇有趣味。
我常去一家书店看书。那个书店不大,书柜的摆放便显得有些逼仄,过道也只容侧身通过。取一本书贴立书柜旁翻看,或走至过道尽头阅读,大家倒也互不相扰。我曾带友人来逛,她皱眉道:“条件如此简陋,连个座位都没有。”言下之意,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何以吸引人光顾呢?其实那次带友人过去,我是想买一本《百年孤独》的。可找了半天都没有看到,于是向店员询问。店员回答:“如果你愿意等等,我报给老板,下周就能到。”我告诉店员,自己很喜欢马尔克斯的这本书,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一个年轻的朋友。店员立刻笑着回应,“我也喜欢马尔克斯。他的处女作《枯枝败叶》也很不错,以不同的视角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和感受;还有他本人很满意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初读无趣,但越读下去就越觉得大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