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记者 李严)民有所呼,审有所应,看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保障人民利益不受侵害是审计部门最鲜亮的底色。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审计局了解到,2024年以来,该局紧扣党中央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审计监督,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审计工作。
本报讯(记者 付莉荣)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2024年以来,市科技局聚焦创新主体建设,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提升我市综合创新能力,创新指数同比增长51.1%,增速位于全省第五位。
孵化一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该部门完善配套政策,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孵化引擎作用。完善市“双创之星”创业人才、创新团队培养方案,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组建运营总规模1亿元的淮南国元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优势。
本报讯(记者 付莉荣)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2024年以来,我市城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为早餐、夜市饮食摊点“安家”,为修补类小摊小贩“安家”,为进城瓜农、果农、菜农“安家”,为残疾、困难等特殊群体“安家”,逐渐摸索总结出“流动摊点固定化、固定摊点规范化、规范摊点精品化”这一具有淮南特色的摊点安置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市容、繁荣、民生的有机统一,打造了民生经济“新亮点”,让城市管理有力度、有尺度、更有温度。
本报讯(记者 孙鸿)1月6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妇联获悉,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市妇联在推动女性就业创业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女性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为女性创业者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女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活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