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快要直播了,我才想起直播大纲还没有敲定,追问起来,负责此事的同事支支吾吾地说:“我对内容还不熟悉,进度有点慢了。”
我看了一眼大纲,他何止不熟悉,基本等于没写。我一着急,发了一通火。他的主管拉了拉我,说:“他刚来,也算尽力了。”我问主管:“他不熟悉工作,那他向你寻求帮助了吗?”主管摇摇头:“但他很认真,连续加班好几天了。”这话更是火上浇油,我生气地说:“这就叫作没有尽力!”
《有故乡的人》是一本关于“乡愁”的文集,全书分为“还乡”和“漫游”两部分,还原了一个乡村少年的个体体验与心路历程。作者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另一方面对盛行的“怀乡病”进行了思考和解读。近年来在城市化的巨幅篇章中,乡愁显然具有了不同意义。当亿万农民渴望走出村庄,乐此不疲地追逐拥抱现代生活的时候,很多人却呼喊着回归村庄、守候村庄。身在故乡之外,却又在故乡之中,可能是每位游子共同的感受。
古代用来计时的沙漏,里面的细沙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换掉,换上新的细沙。
为什么要把细沙换掉呢?原来,细沙在通过沙漏窄小的颈口时,由于相互挤压摩擦,时间久了,棱角就会逐渐消磨掉,变得光滑起来,因而通过颈口也就容易起来,细沙滴落的速度自然也就加快,当然也就无法准确计算时间了。这些用久了的细沙便成了废沙,被人所抛弃,继而被新的细沙所替代。